专辑信息

创建者:hoofe 已关注
更新:2010-07-21创建:2010-07-18
  • 专辑信息:P4【八大革命样板戏】之革命现代京剧《沙家浜》专辑: 01 革命现代京剧《沙家浜》著名选段 《智斗》 02 革命现代京剧《沙家浜》第一场 接应 03 革命现代京剧《沙家浜》第二场 转移 04 革命现代京剧《沙家浜》第三场 智斗(日顽勾结) 05 革命现代京剧《沙家浜》第四场 坚持 06 革命现代京剧《沙家浜》第五场 授计 07 革命现代京剧《沙家浜》第六场 斥敌 08 革命现代京剧《沙家浜》第七场 奔袭 09 革命现代京剧《沙家浜》第八场 突破、聚歼 革命现代京剧《沙家浜》是八大样板戏之一。 《沙家浜》介绍   京剧《沙家浜》的前身是沪剧《芦荡火种》。《芦荡火种》是由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于1958年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一个抗日传奇,讲的是1939年秋,在江阴县顾山镇对“忠义救国军”的战斗中,时任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政治部主任的刘飞,在战斗关键时刻,亲自率领警卫班向敌人发起冲锋,打退敌人进攻,但自己也身受重伤。战斗结束后,面对日伪顽匪相互勾结、下乡“扫荡”的险恶环境,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,带领数十名伤员,不畏艰险,重建武装、坚持抗日的斗争事迹。沪剧《芦荡火种》上演后,在戏剧界和观众中引起了广泛兴趣和强烈反响,仅上海一地,就有不同剧种的9个剧团对《芦荡火种》进行移植,而在全国演出《芦》剧的竟有31个剧团之多。   1963年,北京京剧团接受了改编沪剧《芦荡火种》的任务,创作组由汪曾祺、杨毓珉、肖甲、薛恩厚4人组成,汪曾祺作为主要执笔者,在改编过程中把功夫放在了剧本的文学性上。改编后的《芦荡火种》的京剧最初取名为《地下联络员》,由赵燕侠饰阿庆嫂,谭元寿饰郭建光。后经国家领导人审看,批准对外公演。剧名最后由毛泽东主席一锤定音,他幽默地说:“芦荡里都是水,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?再说,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……戏是好的,剧名可叫《沙家浜》,故事都发生在这里。”于是剧名定为《沙家浜》。 隐藏介绍

视频提供者:

hoofe
播放全部
  • 总视频数:0
  • 专辑播放:
  • 总时长:00:00:00
共1页